财新传媒
环科 > 新科技
《新英格兰医学—AI》执行主编:期刊AI应用要有“真实作者负责”

《新英格兰医学—AI》执行主编:期刊AI应用要有“真实作者负责”

2023年11月30日

豪格认为,AI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是,期刊进行学术诚信等伦理方面的检查变得更加困难了。无论是否相信AI能做得跟人一样好,一切都要回到“真实作者负责”这一点上,最终论文的内容是由真人负责的

专家:有必要将AI伦理要求与监管要求整合为一体

专家:有必要将AI伦理要求与监管要求整合为一体

2023年11月30日

多位学者探讨了医学领域人工智能的监管和规范,他们提出防止数据滥用误用、保障用户隐私和知情权、关注AI的使用场景等建议,并倡导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医学领域AI的监管进行一致化要求的落地

智库科技周评|鸿蒙要独立,华为准备好了吗?

智库科技周评|鸿蒙要独立,华为准备好了吗?

2023年11月28日

这一步成功了,华为鸿蒙将成为安卓和iOS之外第三个独立的操作系统;失败了,鸿蒙将和众多其他手机操作系统一样,被历史洪流吞没

特稿|院士增选改革 今年有何新变化?

特稿|院士增选改革 今年有何新变化?

2023年11月23日

2023年院士增选改革,引入外部同行专家评审,且要求投票人独自评审、独立投票,流程上发生很大变化。最直接结果,是今年当选院士人数与计划名额相差甚大,缺额为2009年以来历次增选中最大。“有些外部专家选出来的人,可能院士不太认可。”有院士说

网状化学之父亚基:科学家的任务是解决本质问题

网状化学之父亚基:科学家的任务是解决本质问题

2023年11月20日

亚基认为,很多时候社会认为重要的问题和科学认为重要的问题并不一致,“作为科学家,我们对发现新现象感兴趣,对成本不感兴趣——我们要解决的是与自然有关的本质问题、在智力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SpaceX“星舰”第二次试飞 有进步最终因故障自毁爆炸

SpaceX“星舰”第二次试飞 有进步最终因故障自毁爆炸

2023年11月19日

美国东部时间18日8时许,最强火箭“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基地进行了第二次试飞,比第一次试飞时间更长、飞得更高,火箭两级也顺利分离,第一级33个发动机全部点火,最终因故障失联,自毁爆炸

衰老研究先驱帕特里奇:抗衰老药更可能来自于老药新用

衰老研究先驱帕特里奇:抗衰老药更可能来自于老药新用

2023年11月15日

帕特里奇坦承,开发新药对抗衰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要证明长期服用的安全性,临床实验将十分昂贵。因此她指出,要做的是开发现有药物的适用性,做老药新用,而不是从零开始研发新药物

诺奖得主阿罗什:没有学术自由,科学无法真正繁荣

诺奖得主阿罗什:没有学术自由,科学无法真正繁荣

2023年11月14日

阿罗什称,当今世界,科学面临着一些严重挑战。科学发现和创新接踵而至,人们的生活里充斥着科技进步。然而,普通大众对科学究竟是什么知之甚少,甚至有人认为科学的进步是理所应当的,进而开始怀疑科学、攻击科学

中国团队研发出新型无毒农药 或可替代百草枯

中国团队研发出新型无毒农药 或可替代百草枯

2023年11月09日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肾内科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无毒农药“双烯双胺”,这种新型农药既保留了除草剂百草枯对杂草的强效作用,又避免了对人体的剧毒性

美学者“室温超导”论文遭期刊撤稿 所在大学已展开调查

美学者“室温超导”论文遭期刊撤稿 所在大学已展开调查

2023年11月08日

《自然》在撤回声明中指出,应11位论文作者中8位的要求,该文章已被撤回。罗切斯特大学向《自然》杂志证实,该校已就迪亚斯工作的完整性展开调查

智库科技周评|押宝全固态电池,日本能否弯道超越“造车新势力”?

智库科技周评|押宝全固态电池,日本能否弯道超越“造车新势力”?

2023年11月07日

促使丰田汽车与出光兴产合作研发全固态电池的背景在于,美国特斯拉和中国比亚迪等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快速成长,两家企业寻求通过跨界的“日本联合”来挽回不利局面。但固态电池领域谁第一个商用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28国签署《布莱切利AI安全宣言》 关注AI滥用和失控风险

28国签署《布莱切利AI安全宣言》 关注AI滥用和失控风险

2023年11月04日

参会各国一致认为,前沿人工智能潜在的故意滥用和意外控制问题可能会带来巨大风险,网络安全、生物技术和虚假信息风险尤其令人担忧。宣言强调,由于人工智能带来的许多风险本质上具有国际性,最好通过国际合作加以解决

世界第二例猪心脏移植患者死亡 术后存活40天

世界第二例猪心脏移植患者死亡 术后存活40天

2023年11月01日

58岁的晚期心脏病患者、美国马里兰州居民劳伦斯·福塞特(Lawrence Faucette)在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40天后,或因排异反应严重,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去世

智库科技周评|大模型“可控”之路有多远?

智库科技周评|大模型“可控”之路有多远?

2023年11月01日

在审核能力上,OpenAI认为GPT-4的标记质量与经过轻度训练的人类审核员相似,但跟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人类审核员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也就是说,大语言模型目前还不具备人类的自主、道德的判断能力

24位顶尖学者呼吁将至少1/3的AI研发资金用于确保安全

24位顶尖学者呼吁将至少1/3的AI研发资金用于确保安全

2023年11月01日

联名文章强调,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有可能带来重大的社会风险。如果不仔细设计和部署这些系统,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公正,侵蚀社会稳定,削弱人们对现实的共同理解,还可能促成大规模犯罪或恐怖活动

蓝箭航天张昌武:未来5年所有商业火箭或都以液氧甲烷推进

蓝箭航天张昌武:未来5年所有商业火箭或都以液氧甲烷推进

2023年10月31日

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也是国内民商航天首款基于自主研制的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运载火箭,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

新一批“新基石研究员”公布 38岁数学家薛金鑫为最年轻获选者

新一批“新基石研究员”公布 38岁数学家薛金鑫为最年轻获选者

2023年10月30日

包括清华大学药学院创院院长丁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春英等46位杰出科学家入选

北大教授吕植:企业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有待提升

北大教授吕植:企业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有待提升

2023年10月30日

吕植认为,类似于应对气候变化,各方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采取的行动远远不够

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 系最年轻航天员乘组

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 系最年轻航天员乘组

2023年10月26日

神舟十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组成,三人平均年龄不到39岁,是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乘组

薛其坤获2024年巴克利奖 系该奖首位中国物理学家得主

薛其坤获2024年巴克利奖 系该奖首位中国物理学家得主

2023年10月25日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与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讲席教授阿什温·维什瓦纳特(Ashvin Vishwanath)共同获得2024年奥利弗·巴克利凝聚态物理奖

智库科技周评|6G关键技术“通感一体化”正加速落地

智库科技周评|6G关键技术“通感一体化”正加速落地

2023年10月24日

通感一体化是基于软硬件资源共享或信息共享同时实现感知与通信功能协同,未来的通信系统因此同时具有了通信和感知两个功能。目前,通感一体已经在智慧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验证,感知距离、感知精度均优于传统交通雷达

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逝世 曾是科学春天的先声

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逝世 曾是科学春天的先声

2023年10月23日

正如讣告所说,“杨乐是中国数学界的一个领袖,对中国数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一个时代的楷模,指引和鼓舞着几代青年投身科学”

智库科技周评|纳米压印,能否取代光刻机?

智库科技周评|纳米压印,能否取代光刻机?

2023年10月17日

相较于传统的光刻方式,纳米压印成本更低,工时更短,精度更高,因此不少人预测,当纳米压印技术成熟之后,极有可能取代光刻机。但纳米压印的劣势在于,制作高质量的纳米压印模板需要复杂的制备工艺,可能会增加制程的复杂度和成本

《科学》:研究人员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

《科学》:研究人员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

2023年10月16日

这一系列研究对多种人类脑细胞类型进行了特征分析,为深入理解人脑的独特之处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突破

科技部等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 将推动委员会认证机制

科技部等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 将推动委员会认证机制

2023年10月10日

值得注意的是,《审查办法》中新提到“国家推动建立认证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开展科技伦理审查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