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uRHAgE30](https://a.caixin.com/uRHAgE30)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网】部分环保企业从事公共环卫事业,其营业收入大多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央或地方财政。环保企业近期披露的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由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多家企业应收账款继续上升。
广发证券发布于9月4日的研报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环保板块各类应收账款的体量合计为178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6.5%。这一应收账款余额较2022年末的1619亿元,又增加了大约10%。
过去几年中,环保板块的应收账款逐年增长,在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1120亿、1374亿、1619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12.6%、14.0%和15.3%。
一些环保企业显现出财务风险,比如绿茵生态(002887.SZ)。据该公司8月29日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公司应收账款为10.43亿元,同比增长58.37%。这一金额已相当于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近7倍。
地方债有多少没有还,就有多少水没有放出去
借钱才是放水
一环扣一环,房地产下行都能影响到环保行业
任何一个行业里,只要某组织处于优势地位,就会利用这种优势地位来向上游压价,或者拖账期。这种现象在国内尤其明显
环保企业可以用应收款项去银行申请贷款嘛,有政府信用做背书,银行肯定会大力支持的。
真当银行是提款机,地方政府穷的叮当响,最清楚的就是银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