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环科 > 要闻 > 正文

“中国天眼”发表新成果 或改写恒星形成认识

文丨财新 黄晏浩
2022年01月07日 16:57
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团队,借助“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恒星形成的认识
李菂团队使用了中性氢窄线自吸收(HINSA)方法,借助FAST望远镜,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图为2021年2月4日,贵州平塘县,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图/人民视觉

  【财新网】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出新成果。1月6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等人领导的国际团队的论文,该研究利用FAST测量了L1544外部冷原子气体的磁场强度,其结果表明,磁流相对质量减弱出现时间比经典理论预测的更早——这是恒星形成的必要条件。

  “由此,我们将恒星形成的时间从上千万年减少到百万年。”李菂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冯禹丁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