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VBH9lzV9](https://a.caixin.com/VBH9lzV9)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网】(记者 徐路易 实习记者 黄晏浩 邓睦申)近日引发科学界热议的“最小恐龙”事件出现反转迹象。3月19日晚间,被质疑的一方,《自然》封面文章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Jingmai K. O’Connor )回应财新记者表示,“我同意这些专家的看法(蜥蜴不是鸟)。一个带有后颅的新标本表明它确实是一种蜥蜴。”她说,“对我来说,这是唯一确凿的证据证明它不是鸟。”
一周前的3月12日,权威科学杂志《自然》(Nature)杂志的封面文章刊登了一支中外科研团队的重大科研发现“缅甸白垩纪蜂鸟大小的恐龙”(下称《自然》论文),该论文研究了一个产自缅甸的琥珀样本中发现的新属新种——宽娅眼齿鸟(Oculudentavis khaungraae),研究团队认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小的鸟类,而鸟类被认为是恐龙的后裔,因此这一物种如果是鸟类,也会同时成为人类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恐龙”。
这就是科学精神
真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