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环科 > 新科技
航天企业仍在

航天企业仍在"内卷" 多位上海政协委员建言加快国际化

2025年01月15日

提案指出,中国航天目前仍以国内需求为绝大多数,海外布局相对较少,商业航天企业目前还没有形成市场闭环,盈利的局面还没有打开

华人科学家陶丰起诉堪萨斯大学 指其存在歧视与不当解聘

华人科学家陶丰起诉堪萨斯大学 指其存在歧视与不当解聘

2025年01月09日

起诉书主要围绕种族歧视、程序违规,以及名誉与经济损失三项核心诉求,陶丰团队希望追究堪萨斯大学在案件中的不当行为,要求恢复其教职并获得相应赔偿

最高法出台意见 打击论文代写、编造专利等科研造假

最高法出台意见 打击论文代写、编造专利等科研造假

2025年01月09日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将依法从严惩处科研领域存在的虚构、伪造科研成果,买卖、代写、代投论文或项目申报验收材料,以及买卖、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科研造假行为,严厉打击科研中介买卖数据和论文的产业链,以及虚构、编造专利等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

嫦娥五号月岩样品新研究出炉 20亿年前月球存在弱磁场

嫦娥五号月岩样品新研究出炉 20亿年前月球存在弱磁场

2025年01月07日

研究称,月球在距今20亿年前存在一个较弱的“发电机”过程,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为~2-4 微特斯拉。这个弱磁场表明,20亿年前,月球深部保持有一定的热对流或热传导

中国团队首次实现脑机接口实时汉语言解码

中国团队首次实现脑机接口实时汉语言解码

2025年01月06日

此次脑机接口试验的核心突破在于汉语言实时解码技术。实验中,患者在术后5天实现了142个常用汉语音节下71%的解码准确率,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

研究揭示翼龙飞行秘密 宽尾翼内存在特殊软组织

研究揭示翼龙飞行秘密 宽尾翼内存在特殊软组织

2024年12月19日

翼龙突破了生物学的极限,利用具有高度柔韧性的软组织进化出了飞行能力

《自然》评选2024年十大科学人物 两位中国科学家上榜

《自然》评选2024年十大科学人物 两位中国科学家上榜

2024年12月1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风湿病专家徐沪济,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亿万富翁被特朗普提名为NASA新局长 曾通过SpaceX两上太空

亿万富翁被特朗普提名为NASA新局长 曾通过SpaceX两上太空

2024年12月06日

热衷于商业航天的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Jared Isaacman)被特朗普提名为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他出资推动项目,使得自己两次登上太空,并完成了人类首次商业太空行走

特稿|涉事学者被解聘 “室温超导”闹剧始末

特稿|涉事学者被解聘 “室温超导”闹剧始末

2024年11月22日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已在合同到期之前解聘该校物理系助理教授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理由是其多篇室温超导相关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至此,这场持续四年的科研闹剧,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

涉室温超导风波学者迪亚斯已被所在大学解聘

涉室温超导风波学者迪亚斯已被所在大学解聘

2024年11月21日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近日发布声明确认,已在合同到期之前解聘该校物理系助理教授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理由是其多篇室温超导相关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特朗普现身“星舰”第六飞 未能实现“筷子夹火箭”

特朗普现身“星舰”第六飞 未能实现“筷子夹火箭”

2024年11月20日

美国中部时间11月19日16时许,第六发“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顺利发射,与第五发时隔仅37天,但未能上演“筷子夹火箭”。特朗普和马斯克到场观看

全球首例猪肾移植患者死因公布

全球首例猪肾移植患者死因公布 "意外的心脏问题"所致

2024年11月20日

麻省总医院医生表示,斯勒曼的死亡是由“意外的心脏问题”引起的,没有迹象表明他的身体对移植的猪肾脏产生了排斥

中国团队完成第三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患者恢复良好

中国团队完成第三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患者恢复良好

2024年11月19日

此次开展的手术是NEO产品进入特别审查程序后的首例人体植入手术。据介绍,接受该手术的患者恢复状态良好,术后第三天就能坐轮椅下床活动

上智院院长:通用AI是数据驱动和深度思考两大系统的结合

上智院院长:通用AI是数据驱动和深度思考两大系统的结合

2024年11月12日

漆远认为,一个可信、可解释的科学世界模型包含两大智能主体:数据驱动为主的AI系统,以及融入第一性原理和人类知识的“深思者”

刘江来:基础研究的“慢热”往往会带来更重要的发现

刘江来:基础研究的“慢热”往往会带来更重要的发现

2024年11月05日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来表示,基础与应用不可偏废,基础研究收益上确实更长线,但其慢热性往往会带来之后更重要的发展

器官芯片发明人:器官芯片完全代替动物实验尚需时日

器官芯片发明人:器官芯片完全代替动物实验尚需时日

2024年11月05日

英格伯认为,在动物实验弊端日益显现、药物研发效率慢成本高的今天,人体器官芯片的应用能够转变医药研发领域既有的范式,但完全替代动物实验尚需时日

空间科学规划部署实施太阳系早期考古 将探寻地外生命

空间科学规划部署实施太阳系早期考古 将探寻地外生命

2024年10月30日

2028年至2035年将部署实施太阳系早期考古。太阳系考古划归在“宜居行星”的主题中,旨在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学者研究表示,太阳系考古将探索揭示太阳系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

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 “90后”首次进入太空

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 “90后”首次进入太空

2024年10月30日

神舟十九号飞行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组成,其中宋令东和王浩泽均出生于1990年,这也是中国的“90后”首次进入太空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得主: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信息仍待探索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得主: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信息仍待探索

2024年10月28日

内森斯说,人们对视网膜如何收集视觉信息已经比较清晰,但对大脑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的机制仍然了解甚少

搜索引擎算法先驱:减少算法偏见需在算法设计上下功夫

搜索引擎算法先驱:减少算法偏见需在算法设计上下功夫

2024年10月27日

克莱因伯格向财新表示,减少算法偏见需要偏重于在算法设计上下功夫,如果算法已经应用到真实世界当中,然后想要亡羊补牢回去做补救,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可能设计上面就出了很大的问题

诺奖经济学奖得主:员工福祉应是科技进步的关键目标之一

诺奖经济学奖得主:员工福祉应是科技进步的关键目标之一

2024年10月27日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认为,颠覆性的技术变革使得劳动力市场适应更替的难度比过去更大,在追求生产力提高的同时,解决员工福祉问题也应该是科技进步过程中的关键目标之一

诺奖得主格罗斯:科学家应呼吁社会关注科技带来的挑战

诺奖得主格罗斯:科学家应呼吁社会关注科技带来的挑战

2024年10月26日

大卫·格罗斯呼吁,在日益严峻的世界环境和政治形势下,希望科学家们能够担负起社会责任,各方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核武器威胁等全球挑战

研究:中国高被引论文超半数引用者为本国人

研究:中国高被引论文超半数引用者为本国人

2024年10月22日

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在中国被引率最高的前10%的论文中,超过一半的引用来自本国学者。另一项德国慕尼黑大学(LMU)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且发现在剔除本国偏好因素之后,中国在全球论文被引总量中的排名会降低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 提出三步走、五优先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 提出三步走、五优先

2024年10月16日

优先发展的五个科学方向分别是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探测中低频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探索地球、太阳和日球层,揭示日地复杂系统、太阳—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及生命特征探寻

智库科技周评|马斯克画饼又失败,特斯拉何时能被看作科技公司?

智库科技周评|马斯克画饼又失败,特斯拉何时能被看作科技公司?

2024年10月15日

由于未能提供关键信息,投资者不知特斯拉何时能实现L4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业务的营收成本结构,Cybercab展示了特斯拉的信心, 但也可能只是马斯克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