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联合国报告:湄公河恒河流域塑料污染危及迁徙物种

文|财新 杨玉琪
2022年03月03日 20:41
报告显示,湄公河和恒河两条河流流域的淡水物种中,湄公河鲶鱼、恒河海豚等4种物种面临塑料污染风险最高;鸟类中猛禽受影响最大;陆生物种中,曾观测到亚洲象吞食塑料,但影响程度未知
news 原图 据《报告》,湄公河和恒河两条河流流域的淡水物种中,湄公河鲶鱼、恒河海豚等4种物种面临塑料污染风险最高;鸟类中猛禽受影响最大;陆生物种中,曾观测到亚洲象吞食塑料,但影响程度未知。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印度新德里,当地空气质量持续低下,能见度低。恒河最大分支亚穆纳河污染严重。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内罗毕时间3月1日,联合国《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秘书处在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5)召开期间发布《塑料污染对湄公河和恒河河流域迁徙物种的风险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据《报告》,湄公河和恒河两条河流流域的淡水物种中,湄公河鲶鱼、恒河海豚等4种物种面临塑料污染风险最高;鸟类中猛禽受影响最大;陆生物种中,曾观测到亚洲象吞食塑料,但影响程度未知。

  《报告》称,位列全球十大河流的湄公河和恒河将大量塑料和其他人为垃圾从陆地输送到海洋。2021年的一项研究分析现有经济、人口等数据估计,2000年至2020年大约有22.17万吨塑料进入湄公河盆地,预计2021年至2030年还将有28.23万( ± 8700 )吨流入。德里、加尔各答等沿岸主要城市将大量废物排入恒河流域,而印度综合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处置能力仅占全国污水总量的37%,大量塑料随污水一起排入河流。同时,来自城市的污水和其他污染物导致微塑料进入河流,恒河流域城市河流的微塑料密度几乎是农村河流的两倍。

责任编辑:冯禹丁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