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环科

研究:夜间蓝光可致小鼠抑郁 对人作用尚不明确

2020年06月05日 14:38
T中
研究显示,在夜间反复将小鼠暴露在蓝光下,会导致其出现抑郁症状。但从小鼠实验到解释人类行为结果,还有诸多细节尚不明晰

  【财新网】(记者 徐路易)闭眼前才放下手机,睁眼后立马打开手机,这样的生活习惯是否会对人的精神有影响?中国学者近日在期刊《自然-神经科学》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在夜间反复将小鼠暴露在蓝光下,会导致其出现抑郁症状。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薛天和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教授赵欢。

  科学家探索光对于精神抑郁的关系由来已久。1980年,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莱维(Alfred J. Lewy)等人首次发现,人类的生物钟系统具备光感受特性。1981年,莱维开始采用延长日光光照、利用人工阳光等方法治疗抑郁。自此,通过光疗来治疗季节性抑郁症的疗法开始兴起。近几年,又有研究初步验证了夜间过度的光照与抑郁症状有关,并有研究发现,上夜班的人比正常白天工作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但这种昼夜光照差异背后与精神抑郁在神经机制层面上的关系尚不清楚。

责任编辑:冯禹丁
版面编辑:杨胜忠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分析|美乌矿产协议可行性几何?

90家房企发布业绩预警近八成亏损 融创中国净亏损逾255亿元

云南“伏虎”看“昆曲” 数任主官竞折腰

中汽协建议车企停止发布销量周榜 禁止拉踩同行

特稿|全球黄金买入声浪日高 交易中如何管理风险?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