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环科 > 要闻 > 正文

专家:传统保护地外还需设立其他有效区域保护措施

文|财新 黄雨佳(实习),康佳
2024年09月23日 07:56
仅将建立保护地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唯一举措,很难实现“30·30”目标。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提到,在传统的保护地外,设立“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可作为一种有效补充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9日晚,“昆蒙框架”达成一周年纪念活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的“昆蒙框架”,明确要将保护地的全球目标从10%逐渐增加到30%。如何将“昆蒙框架”转化为“国家行动”,是即将召开的COP16优先行动之一。如何提升保护地的面积是多个国家面临的难题。近日,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等主办的“昆蒙框架目标实现之路”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提出应发挥“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的作用。

  COP16将于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各缔约方将在会上提交新的国家目标和计划。2022年12月19日,COP15通过了指导2030年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行动的“昆蒙框架”,其中明确,到2030年至少保护地球30%的陆地、淡水和海洋。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海洋和土地保护最大规模的承诺(参见财新网报道《COP15闭幕 生物多样性“30·30”目标得以通过?》)。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冯禹丁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