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一项关于RNA(核糖核酸)桥接技术的研究,让基因编辑技术再度迭代升级。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团队近日在知名期刊《自然》发表两篇论文《桥RNA引导目标和供体DNA的可编程重组》《桥RNA引导的重组的结构机制》,介绍了RNA桥接技术在基因编辑领域的应用,发现对桥RNA的设计可以精确地结合目标DNA(脱氧核糖核酸),实现大规模的DNA片段插入、删除和替换。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近年来生物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2012年横空出世的CRISPR-Cas9系统极大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使得人们有可能进行精确的基因编辑操作(参见财新周刊报道《基因魔剪:CRISPR基因编辑究竟是一项什么技术》《“基因魔剪”专利战落幕》)。不过,早年包括CRISPR-Cas9在内的基因编辑技术都是利用特定的酶,在目标DNA序列上制造双链断裂,触发细胞的自我修复,从而实现对基因组的精确修改。然而,细胞的修复机制是多样的,细胞对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可以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和同源定向修复(HDR)等方式进行。其中NHEJ途径容易产生错误,可能导致脱靶位点的进一步突变,出现人们常说的“脱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