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环科 > 要闻 > 正文

《自然》:人类首次实现高压下室温超导

2020年10月19日 17:23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的研究团队,首次创造出了一种碳质硫氢化合物固体分子,这种材料在约15摄氏度和约267Gpa的压强下表现出超导性
图/科学探索官微

  【财新网】(记者 徐路易)人类首次在“较凉爽”的常温下实现了材料的超导状态。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的研究团队,创造出了一种碳质硫氢化合物固体分子,这种材料在约15摄氏度和约267Gpa的压强下表现出超导性。这一研究于当地时间10月14日刊登在当期《自然》杂志封面。

  超导顾名思义就是“超级导电”的能力,导体具有什么样的导电性才可以在科学上被称为“超级导电”?就是当电流通过的时候,没有因为受到任何阻力而导致损失,即该导体的电阻为零。超导现象通常在极低温状态下出现,超导体有一个特性临界温度,低于这个临界温度后,导体的电阻就会突然降到零,变为“超导体”。1911年,荷兰科学家海克·昂内斯(Heike Onnes)等人发现汞在接近绝对零度(约-273.15摄氏度)的极低温下,电阻会消失,从而呈现超导状态。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通过一圈超导导线的电流可以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冯禹丁 | 版面编辑:张翔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