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环科 > 要闻 > 正文

给科幻大片挑bug:《流浪地球》中的科学漏洞

2019年02月12日 22:13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到底《流浪地球》中的情节有科学依据吗?跟其他经典的科幻电影作品相比,它在科学上更“硬核”吗?
截至2019年2月12日17时,《流浪地球》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8日的累计票房收入达到约25.15亿元。伴随着电影的热播,与电影有关的科学问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到底《流浪地球》中的情节有科学依据吗?跟其他经典的科幻电影作品相比,它在科学上更“硬核”吗?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记者 王佳雯 实习记者 张媞媞)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档的票房赢家。依据猫眼电影网站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2月12日17时,《流浪地球》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8日的累计票房收入达到约25.15亿元。被称为硬核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改编自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

  电影设定在2075年前后,彼时因太阳的急速膨胀,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了摆脱走向灭亡的命运,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载着人类文明开始了长达2500年的太空流浪之旅。在“驾驶”地球在太空中寻找新家园的路上,人类试图利用木星实现“引力弹弓”加速,却因行星发动机故障,导致地球被木星吸引而面临被毁灭的风险。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位于地球和空间站上的人类联手展开自救,并成功引燃木星大红斑中的氢,将地球推离木星,人类成功脱离险境。

责任编辑:冯禹丁 | 版面编辑:杨胜忠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