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内罗毕时间3月1日,联合国《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秘书处在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5)召开期间发布《塑料污染对湄公河和恒河河流域迁徙物种的风险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据《报告》,湄公河和恒河两条河流流域的淡水物种中,湄公河鲶鱼、恒河海豚等4种物种面临塑料污染风险最高;鸟类中猛禽受影响最大;陆生物种中,曾观测到亚洲象吞食塑料,但影响程度未知。
《报告》称,位列全球十大河流的湄公河和恒河将大量塑料和其他人为垃圾从陆地输送到海洋。2021年的一项研究分析现有经济、人口等数据估计,2000年至2020年大约有22.17万吨塑料进入湄公河盆地,预计2021年至2030年还将有28.23万( ± 8700 )吨流入。德里、加尔各答等沿岸主要城市将大量废物排入恒河流域,而印度综合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处置能力仅占全国污水总量的37%,大量塑料随污水一起排入河流。同时,来自城市的污水和其他污染物导致微塑料进入河流,恒河流域城市河流的微塑料密度几乎是农村河流的两倍。